
新闻分类
人民网评网红频频塌房
近日,名为“1个月5大网红塌房”的话题登上热搜。这些网红有的被罚款,有的被行拘,其中有的网红不仅被行拘,其账号也被封禁。
这其中,有的虚假宣传,所谓的“香港月饼香港买不到”“红薯粉条里没红薯”,受到无数网友质疑;有的在机场直播,强迫志愿者摘口罩……一言以蔽之,他们的塌房可谓是名副其实。
人们常说:“法律面前没有网红。”一个主播再红,粉丝再多、流量再高,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不能踩踏道德底线,不能挑战公序良俗。然而,一些网红拥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号召力之后,一再滥用自身名气,不当使用“监督”权利,甚至不把法律放在眼里。
法律红线不能碰、道德底线不能踩,谁刻意踩碰,谁就该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每个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认知。但是,那些网红却缺少敬畏,一再挑战法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出事便是必然。
简单梳理可知,近年来塌房的网红为数不少。尽管塌房的具体原因有所不同,但整体看,都是在一夜爆红之后,逐渐变得膨胀起来,无所顾忌,无法无天,受到处理。如此情况,称得上其红也勃焉,其塌房也忽焉。
由此需探讨两个话题。一个是,到底该如何追求流量?有些网红之所以爆红,除了费力打造人设,也与MCN机构精心包装、平台积极推荐有关。一个人想红不是错,但不能为了红而乱来。有的博主为了流量不惜造假,比如摆拍,即便成了网红也不值得推崇。因此,追求流量应走正道。
另一个是,如何用好流量?对于一些网红来说,流量可以变现,特别是一些拥有数千万粉丝的网红在带货时一呼百应,赚得盆满钵溢。本本分分地带货,合法合规地用好流量,并无不可,但一些网红利用名气大肆“割韭菜”,流量越大危害也就越大。
事实一再证明,不遵纪守法,网红红不长;不善用流量,流量就是负能量。从这个角度看,对网红要加大监督力量,防止其滥用名气、制造负能量,并因势利导,促使他们把流量用在正道上。
来源:人民网评 编辑:丁丰林
[超站]友情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
- 1 总书记部署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7904207
- 2 地球臭氧层正在恢复意味着什么 7808320
- 3 12306回应国庆开票即候补 7713353
- 4 杨靖宇之孙拿出一块“传家宝” 7618955
- 5 今起连续3天有三场重要发布会 7524398
- 6 特朗普抵达英国:与夫人牵手走下飞机 7423740
- 7 鹿晗零点没祝关晓彤生日快乐 7329534
- 8 普京身着军装出席俄白联合军演 7233872
- 9 美股收盘:百度大涨超7% 7136012
- 10 货车司机弄丢13块银砖 每块悬赏2万 704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