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分类
23位“两弹一星”元勋仅剩2位健在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8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周光召院士逝世后,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两弹一星”元勋,仅剩下2位还在世。
公开资料显示,“两弹一星元勋”是指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国宝级科学家。
两弹一星,是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作为新中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导弹、人造卫星、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周光召逝世后,目前健在的“两弹一星”元勋仅有王希季、孙家栋两位。
王希季出生于1921年,卫星和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等。研制成功中国多种实用探空火箭,主持完成中国第一种卫星运载火箭、第一种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方案论证、设计,任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总设计师。
孙家栋出生于1929年,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曾任职于国防部五院、七机部、航空航天部等。领导参加我国首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地地导弹、液体中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任首颗人造卫星研制技术总负责人,2009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来源:澎湃新闻
[超站]友情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
- 1 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7904420
- 2 二级消防士是什么等级头衔 7808770
- 3 《西游记》如来佛祖扮演者朱龙广去世 7713736
- 4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超5万亿元 7615717
- 5 发朋友圈这些照片可别晒 7521361
- 6 于正:赵露思是被自己人背刺了 7425249
- 7 网警:共筑网安堤坝护航抗洪救灾 7331105
- 8 倪萍称董璇不应该结婚 7239051
- 9 刘宇宁演唱会大哭:有时候真的干够了 7137638
- 10 大学生暑期上门带娃成热门兼职 7044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