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18.4%感染者曾出现长新冠症状
动态
2024-02-01 15:15
声明:该文章来自(第一财经)版权由原作者所有,K2OS渲染引擎提供网页加速服务。
一项最新统计显示,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后期(2022年12月-2023年4月期间),有5成左右香港居民感染过新冠。其中,近2成左右新冠感染者出现超过2个月的长新冠症状,这些有持续性症状的新冠感染者中有1/3认为长新冠对生活造成困扰。
3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发布《主题性住户统计调查第78号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2年12月-2023年4月期间,香港居民中“曾经感染 2019 冠状病毒病的人士数目”为3617000人,占总人口数的52.1%。
回顾2019年以来港府发布的“主题性住户统计调查”,上述报告系首次将长新冠列入居民统计调查的监测范畴。
根据去年底香港中文大学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文章,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标准,“长新冠”(PACS,COVID-19急性期后综合征)纳入标准为确诊新冠感染后,14种相关症状中至少有一种持续≥4周,这些症状包括疲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失眠、情绪障碍、脱发、呼吸急促、咳嗽、无法运动、胸痛、肌肉痛、关节痛、胃肠道不适或全身不适。
前述统计将长新冠的选定症状进一步框定为“疲倦、气促、认知功能障碍、头痛、胸痛、关节痛”等类别。
报告显示,在统计时至少三个月前曾经感染新冠病毒的香港居民中,约526800人(18.4%)持续超过两个月出现选定症状,而该些症状不能够被医生的其他诊断作解释。他们当中约三分之二认为该些症状没有影响其日常生活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可以接受,而其余约三分之一认为症状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
是否罹患长新冠,与性别因素关联不大。报告发现,按性别分析,女性新冠感染者中出现长新冠症状的比率略高于男性的16.0%,为20.7%。
但长新冠症状的出现比率与年龄增长显示出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45-54 岁人士的出现比率为 20.2%;55-64 岁人士为 22.6%;65 岁及以上人士则为 24.8%。感染新冠病毒后持续出现选定症状的人士的年龄中位数为 52岁。
患有基础慢病也会增加罹患长新冠风险。报告发现,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有较高比率,其中出现前述选定长新冠症状的达到26.8%,而没有慢性疾病的人士中,出现前述长新冠症状的为14.8%。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作为“全球人口预期寿命最长”的地区,其慢病人口占比随着老龄化的增加而保持高位。根据报告,香港55 – 64岁的人群中,有43.6%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基础慢病,而在≥65岁的高龄老人中,患有基础慢病的比例则达到73.9%。
[超站]友情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
- 1 博物馆的“千面新生” 7904198
- 2 病重男孩与全班拍毕业照次日离世 7808122
- 3 印度卫星发射失败:掌声刚停就下坠 7712626
- 4 6组数据透视中国市场强大吸引力 7617713
- 5 这是一张3000年前商朝王子的请假条 7523448
- 6 女生突发脑出血 症状是不会说英语 7425677
- 7 “谭木匠”940名员工有341人为残疾 7332693
- 8 男子遇夜跑大熊猫一开始以为是猪 7237429
- 9 数次地震不倒 联合国点赞中国黑科技 7139101
- 10 茅台股东大会前夜晚宴 茅台变蓝莓汁 7041024